在法律服务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寻求双赢 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侧记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 答疑

在法律服务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寻求双赢 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侧记

2024-04-14 答疑

  2007年4月21日,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简称环太律协,英文缩写IPBA)第十七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名律师,他们围绕“外国投入资金的人在华投资”及“中国法律服务需求面临的挑战及前景”等议题进行了开放式的探讨。 记者在与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律师交谈中了解到,正在慢慢地开放和快速地发展的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正吸引着全球目光。巨大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越来越促使中外律师期望通过良性竞争和优势互补的合作实现双赢

  IPBA是一个专注于亚太地区的,从事国际商务业务的国际律师协会。会员或来自亚太地区,或对这一地区抱有浓厚兴趣。该律师协会于1991年4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当时来自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500多名律师参加了会议。目前拥有来自67个司法管辖区的大约2000名律师会员。该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这次是其成立17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年会。

  对于此次年会在北京召开,IPBA2008年会组委会主要负责人特蕾西奎克女士作了这样的评价,“中国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吸引了慢慢的变多外国法律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国来拓展业务。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为中国律师提供了更多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来自美国的芮安德律师精通中文,他供职的律师事务所2004年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在谈及参加这次在中国召开的环太律协年会的原因时,芮安德律师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一个直接了解中国,与中国律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难得的机会。”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规模和潜力都十分巨大,中国正吸引着亚洲乃至全球优秀律师的目光。

  据估计,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规模现在大约是20多亿美元,而10年后这一个数字更有望达到200亿美元。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这些客户在法律和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注册和交易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法律服务需求,这为外国的律师事务所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自1992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全球顶级规模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前50强,已有一半以上进入了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芮安德律师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有活力的法律服务市场上,谁慢半拍,谁就会失去机会。

  在谈及对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印象时,芮安德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合伙制律师所开始在中国发展至今,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水平确实非常惊人。由于工作的关系,芮安德律师经常有机会与中国律师合作,他对中国律师的执业水准非常肯定,认为中国律师不但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有很高的职业素养,不管案子的金额是多少,都能够一样认真严谨的对待。

  萨里姆哈森是一位资深的律师,来自巴基斯坦,从事律师业已十余年。萨里姆哈森律师对于此次年会在中国召开非常有感触,“虽然目前我们两个国家的法律合作并不频繁,但是我们很期待和中国的同行交流并共同探寻合作的可能。”他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叠名片告诉我们,他已经通过这次会议认识了许多中国的律师朋友。

  第一次到中国来的吉泰什库玛律师非常年轻,但已是印度新德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了。他非常热心地向我们介绍了印度的法律界概况和他的事务所。话语间,他也不无遗憾地向我们表示,现在许多国家的律师事务所在中国都设立了代表处,但这其中没有印度的律师事务所。中国法律服务业潜在的巨大市场,还需要有更多的优秀律师参与服务。

  此次参加年会的中国律师约二百名,他们都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律师代表。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境外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的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内地的律师事务所遭遇了很大的挑战,不同国家优秀律师在同一个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对此,环太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和高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田凤常律师谈了他的看法。

  田律师把“国际间资本流动和运行”生动地比喻成一台巨大的机器,它的运转需要各种各样全方位的支持,而跨国法律服务就是众多支持它运转的燃料之一。众多跨国公司在本国就已经有与其合作的律师事务所,因此当他们的业务拓展到中国并需要法律服务的时候,选择合作过的律师事务所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外国律师事务所在这一点上有着非常明显优势,中国律师在国际法律服务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田律师也谈到,中外法律存在差异,因此中国的律师事务所更具有本地经验,中国律师业正在努力为客户提供跨地区、跨国界、跨行业的专业化法律服务,向国际化、专业化水准看齐。田律师表示,他相信,中国的律师事务所能够与国外律师事务所在良性竞争中并驾齐驱。